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A024号重点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民政局发布时间:2024-08-20 10:47
字号:

刘红梅、邓辉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养老服务,“居家”仍是关键词》、《关于在我市推行“社区日托式”养老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养老服务设施顶层设计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出台《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按照新建住宅小区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已建成住宅小区每百户15到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对于政府提供用房、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社区康养中心),前三年免收租金,三年以后低偿使用。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社区康养中心)享受用水用电用气居民价格、运营补贴、贷款贴息、税费优惠等支持政策。二是科学规划布局。编制《六安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2020-2030)》, 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融居家和机构于一体的新型的“社区老年人照护综合体”,大力发展嵌入式“社区康养中心”,以“十五分钟服务圈”进行服务范围测算,依据老年照顾需求评估结果和需求分布,综合考虑区域内养老服务资源、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以及城镇化、老龄化、人口流动迁移等因素,到2025年在市城区建成嵌入式养老机构(社区康养中心)40个。三是有序推进建设。出台《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康养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统一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社区康养中心)功能定位、建设风格、标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工作思路,2017年开始从金安区、裕安区按照城区每个街道一个、开发区一个开展试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康养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31所、投入运营19所,共有床位645张,2所机构被认定为安徽省示范性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2024年将新建4所示范性嵌入式养老机构。

二、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

一是盘活闲置资源。综合考虑老年人口分布密度、服务需求等因素,统筹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社会存量房资源,将康养中心建到家门口,让老人就近享受贴心便利的服务。通过新建、置换等方式,设置养老服务用房,在住宅小区中嵌入康养中心,目前已配建金寨县红石社区、裕安区城南镇樊通桥社区等25个社区康养中心。在公共服务设施中嵌入康养中心,统筹使用空置的社区服务、卫生服务设施以及政府机构公房等,将其改造为养老服务用房。在社会存量房中嵌入康养中心,针对住宅小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确无房源的,鼓励社会力量将闲置的商业用房改建为康养中心用房。二是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模式,政府提供养老用房,由具有资质的法人团队承接运营,实施标准化、规范化、项目化管理,同时结合政策支持推进我市本土养老企业快速发展。推行“公建民营”,公建社区康养中心由县区民政部门统一设计、装修、改造,通过公开招标,采取低偿或免费使用方式,引入专业机构运营。推行“民办公助”,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社区康养中心。推行“连锁运营”,鼓励养老服务公司开展连锁运营,推动运营管理团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场地设施等资源高效融合。三是拓展机构服务内容。推动养老机构与社区有机融合,以社区为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推动“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发展,充分整合民政、卫生、教育等资源,在机构内设置托养床位,配备文娱、康复等功能室,并结合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动将机构全部拓展为老年助餐点,为周边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心理慰藉等多元化、个性化、便利化养老服务,让老人享受“一碗汤”距离的家门口养老。

三、打造养老智慧监管平台

在全省率先建设智慧养老安全综合监管“一网通”平台,为全市283个养老机构安装智慧安全用电超前预警系统及终端装置。一是机构管理“人工”变“智能”。在养老机构安装电气安全超前预警终端,建设智慧养老安全监管云平台,实现智慧养老安全综合监管“一网通”。二是安全隐患“报警”变“预警”。通过智慧安全用电超前预警系统及终端装置,快速监测养老机构潜在安全隐患,第一时间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短信等方式通知责任人,全面提升风险感知预警防范能力。三是问题处置“单一”变“协同”。通过平台电能监测、漏电等报警功能,组织机构常态化开展电气火灾安全隐患评估,对可能存在的隐患逐个梳理,推送部门限期处置,有效缩短隐患处理时间。四是信息监管“独立”变“集成”。机构终端与市、县养老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的安全防控体系,推进养老机构实现统一、高效、远程监管。今年以来累计监测处理火灾预警37个,评估分析处理隐患、故障151个,有效保障了养老机构的安全运行,维护了机构入住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育

先后印发了《六安市养老从业人员学费补助和入职奖补实施办法》《六安市贯彻落实安徽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责任清单》等文件,加强养老人才队伍政策保障。依托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增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工作、健康管理等涉老专业学科点,并建设有养老服务服务综台实训室,联合企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办学。2023年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3549人次,全市4529人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5家民办培训机构开设有养老护理培训课程,举办了2023年六安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推荐我市优秀参赛选手参加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获得2个二等奖和市优秀组织奖,金寨技师学院被省人社厅认定为“安徽省养老服务示范基地”。

虽然我们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上做了一些工作,但离群众的要求仍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委员们的宝贵建议,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壮大服务主体,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扶持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居家社区养老发展,推进社区医养结合发展,支持医疗卫生资源进机构、进社区、进家庭,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群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六安市民政局

联系电话:3379230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