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驻舒城县万佛湖镇梅岭村工作队2023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民政局发布时间:2023-12-13 17:05
字号: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驻舒城县万佛湖镇梅岭村工作队在市民政局和万佛湖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目标为行动指南,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现将2023年度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以党建促振兴,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帮助培育后备力量,保持班子人员稳定。深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民生工程、文明创建中的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具体要求,稳步推进主题教育开展,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优势,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全面发展。

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队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留死角”等市、县工作部署要求,对照各级巡视检查组巡查反馈的问题清单,联合村两委制定整改措施和“四项清单”,开展“回头看”,逐户排查“两不

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方面问题,及时更新监测台账,掌握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的“一户一帮扶”措施。宣传“一户一码”,仔细核实基本信息,及时响应群众诉求。认真开展防返贫监测大排查,将大庄组1户因病导致有返贫风险的农户纳入防返贫监测户中,及时进行精准帮扶。

3.积极推进强村富民。4月29日-5月12日,梅岭村联合县妇联在村部开展“百合在行动”家政技能免费培训,内容涉及家政、保洁、养老、月嫂、烹饪、婴幼儿护理等多种创业就业技能,提高村民就业竞争力,拓展村民增收渠道。根据村情实际,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皖北大型农业科技公司,租赁村闲散土地60余亩,投资建设水果柿采摘园休闲项目,提供“游、玩、购、休”等配套服务,通过项目的引建带动村内旅游业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创收。

4.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组织卫生清洁行动,清理垃圾和杂草,修缮破损的路面,开展厕所改造维护,不定期进行“回头看”,改善人居环境。助推道路亮化工程,为进村路、入组路的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91盏,亮化道路3000多米,基本实现全村主干道夜间亮化全覆盖,提升村民夜间出行的安全指数,达到美化亮化效果。积极争取财政衔接项目,投入资金20万元,对山嘴组至大庄组总长600米的灌溉堰渠进行清淤硬化加固,满足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5.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严格贯彻落实各项民生兜底保障政策,重点关注村内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困难户,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申报救助资金。全年共计发放:救急难救助资金23人次15600元;光伏扶贫资金38户248000元;产业扶贫资金20户55810元;雨露计划春季学期5人次7500元、秋季学期5人次7500元。加强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纳入低保范围,认真开展特困供养人员年度评议,全年为44户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78120元,为14户特困供养人员发放资金150528元。

6.多方争取关爱帮扶。工作队积极联系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帮扶活动。对接市民政局、市爱心妈妈公益协会,于“六一”儿童节前夕和暑期期间,走访慰问25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送上总价值1.25万元的桌、椅、牛奶、足球、羽毛球等慰问品,开展“盛夏童安 青心护航”青少年暑期安全自护教育志愿服务、“佑护生命 向阳成长”六安市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社科知识普及、“防溺水培训”安全宣传等活动,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二、存在的问题

1.学习宣传不够到位。梅岭村常住人口年龄偏大,老弱病残人员较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虽然反复进行宣传,但部分群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知晓率仍不高、对政府的帮扶政策了解不够,思想认识不足,对村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误解,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2.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梅岭村产业单一、基础薄弱,目前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以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特色产业分布不均衡,规模小、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过度依赖五一、国庆等节日小长假,经营旺期短,日常客流量少,经营户投资改造升级意愿不高。

3.人才储备不足。缺少有干事创业热情的年轻村干部和愿意回乡发展创业、从事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村里党员队伍年龄仍偏老化,缺少后备力量,结构不合理。且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加强村内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帮助培育后备力量,提升村“两委”班子战斗力。

2.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作为重点工作,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动态监测,对因病、因残、突发事件等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农户,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兜底保障等政策。多方面积极争取资金、致力于和美农村建设,发挥帮扶单位优势,做好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3.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合镇政府做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申报,扩大道路亮化工程覆盖面,不断修缮加固村内道路、水渠,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2023年12月12日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