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民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
六安市民政局
对照2023年全市民政重点工作相关指标,现将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3类13项36个,已完成20个,全年推进16个】
1.养老服务。涉及6项13个指标,12个年度考核指标,1个季度考核指标。已完成9个指标,4个指标全年推进。
2.城乡社区治理和社会救助
(1)社会救助。涉及3项15个指标,皆为年度考核指标。已完成9个指标,6个指标全年推进。其中3个量化指标:“城乡低保总人数不低于2022年12月人数”“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总人数不低于当地低保人数的10%”“本辖区社会救助信访量比上年有所下降”将作为下半年工作重中之重。
(2)殡葬改革。涉及1项4个指标,皆为年度考核指标。已完成2个指标,2个指标全年推进。目前,公益性殡葬设施总体布局规划和公益性公墓质量提升年活动常态开展。
(3)社区治理。涉及2项3个指标,皆为年度考核指标。年度全市社区工作者达2745人,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城市社区工作者数量为12人。基层减负规范清理村(社区)1969个,清理摘除标牌(标识)7286个。市级要求村级组织填报的各类表格由187个压缩整合至110个,降幅达40%;证明事项降幅达25%。推进省级试点4个。
3.社会工资增速。涉及1项1个指标,为全年指标,季度考核。1-6月份全市社会工作行业劳动工资总额为818.56万元,增速为20.64%。同比增加1.44%;环比增加0.48%,全省排名第二位,较去年同期位次持平,达到年初“前三”目标。
(二)国务院及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2类17项32个,与目标绩效考核重合指标19个、个性指标13个。年度按照优中选优的方式进行遴选考核】
1.养老服务领域【指标共8类18项,其中与目标考核重合指标12项、个性指标6项】。全市共有278所养老机构总床位数36836张,其中社会力量运营床位35064张、占比95%,护理型床位29645张、占比8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面积达17万㎡;一季度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知晓率68.7%,位于全省第八名,较去年上升5个位次;满意度90.8%,位于全省第五名,较去年上升3个位次。2023年上半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占2023年上半年财政总支出0.6%,与2022年度持平,养老服务资金支出1.069亿元,执行率达47.3%。
2.社会救助领域【指标共9类14项,其中与目标绩效考核重合指标7项、个性指标7项】。实施“慈助善帮•情满皋城”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深化“政府救助+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搭建“慈善超市”平台,及时高效地实现慈善资源与困难群众需求的链接。落实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制度,实现4.18万名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护理照料服务协议签订率达到100%。实现3986名高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66 %。失能困难群众集中养护达4508名,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脱贫一群人”的目标。落实特困供养人员住院照护,投入147万元资金用于特困人员住院护理保险,保险覆盖率达100%。提升社会救助基层能力,全市设立村(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站1969个,设置率达到100%;户籍人口3000人以上的732个村(社区)配备社会救助协理员1903名。
(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量化指标和量化任务
一是区域性儿童福利中心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室内外附属工程完成进度达90%。预计10月建成,12月投入使用。二是加快公办养老机构转型升级。推进21所公办养老机构实现社会化转型;招引上海市亲和源老年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恒研·乐邦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上海企业相关负责人来我市洽谈康养旅居合作事宜;吸引上海活力老人赴六安旅居康养达3000人次。
(四)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八大工程”承载性工程
一是增强养老托育服务能力。新建村级养老服务站185个,完成率100%。二是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新增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45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184个,完成率达100%。三是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对556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五)重点工作落实
1.社会救助领域。一是综合改革试点。印发《六安市“慈助善帮·情满皋城”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霍山县试点引入慈善力量对困难家庭大额医疗支出、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救助。金安区孙岗镇试点借助“1+23+N”智能看护系统,实现3类4项“云看护”,打通特困人员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提升网办能力。实施“皋城即刻救办”应用场景建设,针对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移动数据资源不完善、办公能力弱、监管能力弱、核对发起形式单一、授权时效慢等问题,加强核对载体建设,丰富核对数据资源,不断提升核对水平,做到“免申即办”“即申即办”。三是综合排查整治。自6月1日排查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共摸排19.72万人,符合条件继续享受19.19万人,待复核认定人数0.53万人。
2.养老服务领域。截至8月7日,全市556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验收工作已完成。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对老年助餐审计发现10个老年食堂(助餐点)未运营、适老化辅助设施建设不到位、就餐登记表记录不完善、食品留样不规范等问题,通过“1234工作举措”推动问题整改,目前除霍邱县1个老年食堂未运营的问题正在整改之外,其余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存在问题
(一)社会救助方面
1.城乡低保保障人数减少。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评分标准要求“城乡低保总人数不低于2022年12月人数”。截至2023年7月,全市城乡低保保障对象191915人,与2022年12月份相比减少8054人,降幅4.03%。
2.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比例较低。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评分标准要求“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总人数不低于当地低保人数的10%”。截至2023年7月,全市应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19193人,实际认定3733人,占城乡低保保障对象比例仅达1.95%。
(二)养老服务方面
1.适老化改造质效不够。通过对霍邱县、霍山县、叶集区实地督查,发现适老化改造质效要改进提升。如部分改造对象自主选择性不强,适老化产品配置标准不高,存在只解决“有”的问题,没提升“优”的效果,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还需提升。
2.老年助餐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还需提升。目前老年助餐存在餐品种类单一,供餐品种不丰富;经营业态单一,仅提供常规堂食服务;宣传形式单一,网络化、信息化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不多等问题,群众满意度、知晓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城乡社区治理方面
1.市人大1号议案办理推进不快。四个区在58项措施清单和调研发现7个问题解决落实上进展缓慢,没有形成整体推进实效。金安区、裕安区、市开发区虽然政府层面召开会议,就工作进行部署,但是具体工作推动不大,工作配合不够有力,存在部分单位仅推动业务内工作、单打独斗的情况。如:金安区、裕安区优化整合社区用房目前初步确定整改方式、预计投入等要素,但是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区的小区业主委员会覆盖率、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组建率等大幅提升,但是居民满意度未得到提升。
2.社区工作者配备不足。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评分标准要求“2023年需实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城市社区工作者数量达14人”。截至目前,除金寨县配比达15人、叶集区配比达14人,其余县区配比均未达标。
(四)社会事务方面
1.火化政策落实不力。3月27日全市民政工作会部署安排舒城县、霍山县要推动原非火化乡镇落实火化政策。目前霍山县虽已召开全县殡葬改革工作会议,但目前8个乡镇火化政策仍未落实,工作推动滞后。
2.公益性公墓建设运营管理不规范。全市已建成公益性公墓130座,但在建设规划、管理服务等方面不规范。如:金寨县、舒城县公墓建设规划滞后,已建成公墓土地审批手续未办理;各县区公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完善;管护能力较弱,管理人员较少、年龄偏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树立“不进就是退、慢进也是退”“考核得满分、激励获表彰”的争先进位意识,紧盯省对市目标考核指标和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不折不扣的完成年度指标任务。同时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能力。持续深化改革。抓好“慈助善帮·情满皋城”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工作,各县区要对照改革责任清单,划定时间表,明确责任人,认真落实改革举措。霍山县、金安区要抓好“物质+服务”以及基层便民规范化的宣传等工作,8月底将在霍山县、金安区试点基础上,在全市范围推进。各县区在10月底前要完成改革任务。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加快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稳妥有序地推进社会救助排查整治,适度扩大保障群体范围,稳住兜底保障基本盘,各县区要在9月底确保城乡低保保障人数不能低于去年总数,10月底实现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不低于全年低保总人数的10%。争创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各县区要依托低收入人口监测信息平台,统筹整合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力量,健全跨部门信息互通、风险预警、协同处置机制,探索防止返贫帮扶政策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进行分类管理、综合施策,达到“一套表全面统计、一张网分类保障、一件事综合施策”的效果,实现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工作目标。
(二)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各县区要以构建“三级三类”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金寨县要对照创建方案,打造“管、养、服、助”为一体的示范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于10月底前完成创建。舒城县、裕安区要继续探索推进特困供养机构社会化转型、创新管理模式,推进失能老人集中托养、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走访等工作,于10月底前完成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实现适老化改造提质增效。各县区要对验收合格的改造项目按照“一户一档”做好档案整理归类,对验收不合格的改造项目要进行限期整改。8月底前,市、县区、乡镇都要开展年度实施项目跟踪回访,确保适老化改造的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完成符合条件但未实施改造老年人家庭摸排,建立工作台账,做好群众需求对接,为下年度工作开展做好充分准备。推动老年助餐健康发展。各县区加快推进老年助餐发现问题整改整治,加强专班工作调度,对照整改方案,对2022年以来建成的老年食堂(助餐点)全面摸排,查找在运营服务、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建立整改整治工作台账,坚持边查边改,台账每周更新,9月底前要全面完成整改。8月、11月各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推动1号议案办理取得实效。市级将按照“单月调研、双月调度”工作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6月份调度会精神和58条任务举措,就2类20个方面涉及群众关注度高、满意度低的问题开展走访调研、问卷调查。霍邱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市开发区要通过招录一批或村改居转化一批的方式,尽快实现年度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城市社区工作者达14人的目标。金安区、裕安区要拿出具体举措,推动落实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工作。推进村(社区)减负增效。各县区民政部门要多向党委政府汇报,对照任务清单,协同组织、农办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巩固前期标牌清理成果、坚决避免反弹;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证明事项出具;健全日常工作推进、工作监督等机制,对照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四)强化社会事务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稳慎推进殡葬改革。各县区要按照“先建后迁、先签后拆、先党员干部后普通群众”的步骤,深入开展“活人墓”等违建墓地专项整治工作,要加强舆情监测、风险研判和矛盾化解工作,防止发生负面舆情。市级对此项工作建立排查整治月报送制度、定期通报制度、第三方抽查制度。加大火化政策落实力度,舒城县要保持稳中有进,巩固工作成果;霍山县要在做好社情舆情风险防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原非火化乡镇落实火化政策,10月11日实现县域火化政策落实全覆盖;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惠民殡葬补贴政策,减轻群众丧葬负担。金寨县、舒城县要加大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力度,推动已建成公益性公墓完成用地指标审批。各县区要加强公墓基础设施配建,统筹调配现有公墓管理人员,建立联动巡护机制,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深化社会公共服务改革。持续推进“公民身后一件事”“婚育一件事”改革事项办理,各县区在“线上”要紧盯省级层面统一部署,对接数管部门做好线上平台配置、数据收集准备工作;“线下”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挥部门合力和信息共享,对受理条件、服务事项、业务流程再优化、再明确,形成流程图、明白纸。霍邱县要运用“公民身后一件事”测试平台先试先行,探索便捷高效的应用场景设置。裕安区要加快推进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创建,优化升级婚姻家庭辅导室设立,提升婚姻家庭辅导标准化服务水平;在婚姻登记办理的重要节日期间开展集体婚礼等婚俗宣传。
(五)实现社会工资增速稳中有升。舒城县、霍山县、金安区要加强企业工资增速监测,每月上旬对监测企业开展1次走访,及时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被监测企业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提升机构管理运营水平,提高入住率和稳定从业人员队伍。同时还要加强与同级统计部门对接,掌握监测数据变化,及时对异常数据进行跟踪,确保“全省前三”目标完成。
(六)慎终如始严抓风险底线。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的安全管理。各县区民政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做到“凡是调研必看安全、凡是督导必查安全”,坚决防止各类机构“带病”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