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市社会组织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服务领域更好地向民生保障、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多元拓展。截至目前,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达3842家,位居全省第二。已成为创新社会救助模式、精准提供民生服务、助力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强党建:把牢社会组织“方向盘”。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六同步”工作机制,将社会组织成立登记、章程核准、年检年报、专项抽查、等级评估、教育培训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确保党组织建设贯穿社会组织发展全流程。通过单独建、联合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多种方式,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目前,六安市社会组织党建覆盖率已达85% ,为社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发展路径。
抓制度:筑牢规范发展“防护网”。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一方面,创新推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制度,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为社会组织成立和发展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细化完善行业协会商会登记服务指南,让办事标准更清晰、流程更透明,截至目前已办理容缺受理11件。另一方面,强化监督管理,通过动态核查、分类清理,依法撤销长期不开展活动的“僵尸型”社会组织29家,净化行业生态;并通过等级评估,评定出3A及以上等级社会组织38家,树立行业标杆,引导社会组织规范运作、提升服务能力,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为社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促发展:打造民生服务“强力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发展培育社会组织70家。连续6年持续深化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品牌建设,累计汇集福彩慈善资金625.8万元,精准支持86个社会组织项目落地,覆盖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呵护、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社区治理服务优化等多个领域。累计服务群众超29万人次,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同时,更有效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短板,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