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
和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六安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
和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我市老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和省老龄办的关心指导下,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老龄工作方针,主动作为,在扎实做好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老龄工作机制建设,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拓展为老服务内容,丰富老年人文化体育生活,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全市助老优待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重点工作取得新发展,老年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社会敬老氛围日渐浓厚,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幸福指数,有力推动了全市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1年工作基本回顾
(一)政治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通过党史学习,牢记初心使命,继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智慧力量,砥砺奋进前行,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不断警醒自己,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杜绝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认真贯彻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全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取得新成效。
(二)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和市卫健委的要求,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加强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在抓好本单位内部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做好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国家和省老龄办《关于做好老年人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持续做好对老年人的宣传倡导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面对六安市突发的新冠疫情,积极发挥各级老年群团作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印发《关于暂停聚集性老年体育活动和培训的通知》,暂停聚集性老年体育活动和培训;倡导结合实际,举办线上及分散健身活动和培训;同时加强宣传,倡导老年人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宣传他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缺位、有作为的先进事迹,金安区老体协等老年组织,积极行动,组织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受到当地街道、社区和居民的肯定和赞誉。
(三)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社会氛围,更好满足老年人社会需求。
一是广泛开展“智慧助老”行动。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转发文件《关于开展“智慧助老”进社区活动的通知》,并结合实际制定六安方案。要求全市各地、老龄委成员单位、涉老社会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志愿活动,为老年人出行、就医等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为老年人学习、运用智能设备提供帮助,提升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切实保障老年人在信息化时代的合法权益。
二是积极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关于成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建成50个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全市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经过精心安排,全市本年度共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4个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夯实创建工作成果,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赴县区调研指导创建工作,要求各县区切实发挥示范点引领作用,把创建工作推深做实,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助老优待工作取得新成效
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配合开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改)》立法调研工作,邀请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社区代表、老年人代表参加座谈会,并撰写专门汇报材料,对我市实施《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落实情况做出详尽汇报,并提出意见建议。2021年,全市各级老龄部门共印发老年法规宣传品16.09万份,开展宣传咨询服务784场次,组织宣讲老年法规621场次。“敬老月”活动期间,全市上下依托各自部门资源优势,采取宣传条幅、电子屏、文化墙、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一法一办法”,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各级老龄部门对老年人信访问题始终关注,2021年,全市共受理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336人次,做到件件有回复。
落实助老优待政策。全市老年人就医、乘车、游览、保健等各项优待政策得到落实,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持续落实高龄老人乘车优待,为市城区43589名持公交IC优待卡老人购买乘车意外保险,保费总额达50万元。做好以身份证替代老年优待证工作,宣传要求相关单位对持老年证或居民身份证的老年人,均同等提供优待服务。
做好助老解困工作。元旦、春节和“敬老月”期间,市老龄委领导赴城乡和市直单位登门慰问特困老人、百岁老人和养老机构,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为老人们带去党和政府的温暖。2021年,全市各级老龄部门组织慰问特困老人31942人次,发放慰问款、物955.04万元。
(五)老龄特色品牌工作持续推进
结合实际,将“银龄安康行动”、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六安12343”信息平台等作为我市老龄工作的特色品牌,通过工作推动,老龄品牌建设不断深入。
“银龄安康行动”社会效益持续显现。深入贯彻“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体现公益、投保自愿”工作方针,主动将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发挥老龄险在为老服务、防止老年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的重要作用。联合保险经办机构召开2020年度“银龄安康行动”表彰暨2021年启动会议,表彰激励先进,部署2021年度工作任务。做好行政、市场、社会等三种模式,在继续做好五保、低保、重点优抚对象等三类群体统保工作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老人参保。加大推进力度,强化宣传效果,细化实施方案,配合做好省银龄安康行动宣传片拍摄工作。2021年,各级财政累计出资701.56万元为17.54万名生活困难等老年人购买老龄险。全市参保老年人59.41万人,参保率为62.99%,赔付10910例,理赔金额2054.05万元,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及其家庭抵御风险能力。
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继续巩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规范化建设达标协会的覆盖面,打通基层为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为老服务实效。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和服务社会,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切实发挥村老协“宣传法规、督促养老、组织助老、调解纠纷”重要作用。2021年,全市基层老年协会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共有1278个,达标率为70.57%。
继续发挥“六安12343”信息平台作用,谋划平台后续发展思路。一方面,依托“六安12343”信息平台和9家社区养老生活服务馆,持续发挥为老服务作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解决独居空巢病残老人缺少关怀问题。组成督查组,对“六安12343”信息平台协议履行情况及社区养老生活服务馆运行情况进行督查。平台数据库内新增老人数据2736人;完成有效关爱电话31976人次;便民派单及咨询类服务1124单,发放黄手环272个,关爱、宣传短信153217条,宣传走进61个社区。疫情防控期间,市城区9家养老生活服务馆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室内消毒、老人信息登记及体温监测工作,认真履行协议要求,按时开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助老、便民等免费公益服务112场,志愿者参与人数227人次,服务老人80193余人。另一方面,鉴于与平台运营商合同期限将满,中心积极谋划,对平台自成立来的资金投入、各项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梳理,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六)老年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统筹安排第十二届全市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前期筹备工作。协调市教体局、市老体协,会商第十二届老运会比赛项目及有关方案,根据省老运会项目设置及我市实际,增加广场舞和健身气功两个项目,共设置14个比赛项目。召开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指导各县区及市直有关单位及早部署谋划参赛事宜,并就有关注意事项提出要求。因疫情防控、天气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心多次赴霍山县开展现场调研,并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延期举行第十二届市老运会。
指导推动老年文体活动。举办“共贺九九重阳节”老年人扑克牌(掼蛋)比赛,来自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市老年学学会以及中国人寿保险六安分公司共70余名选手参赛。扶持市老体协、市门球协会等涉老团体组织参加各类比赛和培训,为促进我市相关老年运动项目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2021年,全市共举办老年体育活动288次,文艺演出443场次,极大地丰富了我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我市老年文体事业的发展。
(七)全社会老龄意识逐步提升
老龄事业成果得到有效展示。成立了专门的报告编写小组,并制定编制方案,组织编写《六安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20)》。为体现“十三五”时期我市老龄事业发展情况,《报告(2020)》对“十三五”时期老年人口和老龄化发展状况以及老龄事业各项数据指标做了详尽展示。《报告(2020)》作为人口老龄化市情教育的重要文字材料,分发至各县区老龄部门、市老龄委成员单位,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加强老龄对外交流工作,接待连云港市老龄协会考察组一行,对我市养老社区医养、康养工作和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工作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
敬老氛围日渐浓厚。着力整合各类资源,在全市上下积极联动,形成立体化的宣传态势,营造全社会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根据省老龄委文件精神,六安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乐享智慧老年生活”为主题,在全市上下整合资源,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敬老月”活动。重阳节前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洪洁深入金安区三十铺镇,看望慰问敬老院老人和百岁老人,并向他们送上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祝福。“敬老月”期间,市老龄委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主动加强与各类媒体合作,重阳节在《皖西日报》刊发《致全市老年朋友的一封信》,刊登市领导慰问等报道。市广播电视台于重阳节在《六安新闻联播》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打出向全市老年朋友致节日祝福的标语字幕。“六安12343”信息平台在“敬老月”期间为居家老人提供电话关爱、短信提示等主动关爱,发送短信27931条;拨打主动关爱电话2399个;同时在市区九个社区养老生活服务内悬挂敬老月宣传横幅,营造浓厚的敬老月氛围。
(八)老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市老龄委力量进一步加强。经市政府同意,重新核定了33家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调整完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并确定由各单位负责老龄事业发展的职能科室负责同志担任老龄委联络员,老龄委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得到夯实。健全各级老龄委、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规范工作秩序。2021年,全市老龄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业务培训和以会代训195次,参训5974人次。
回顾2021年,全年工作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有力推动了全市老龄工作的健康发展。但仍存在不足:新一轮机构改革后,老龄系统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给老龄事业新发展带来一定困难;面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复杂形势和要求,大老龄的工作格局还没有完全建立,成员单位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全社会应对老龄化行动的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起来,老龄政策体系尚不够完善;受机构改革影响,部分乡镇(街道)老龄工作还没有专人负责,距离基层“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的要求还有差距。
二、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全市老龄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老龄委、市卫健委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发展理念,突出为老服务,夯实基础工作,实现整体推进,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做到“两个维护”,对党绝对忠诚,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牢固树立以老年人为中心、发展成果由老年人共享的工作理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工作。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和老年生活,重视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
(二)持续强化全社会积极老龄化理念
积极发挥市老龄委成员单位作用,联合相关部门,以《六安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20)》为基本内容,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组织各地各涉老部门开展老年法宣传教育、维权优待、走访慰问、志愿服务、文化体育等惠老实举。持续完善与市级媒体合作机制,加强日常工作宣传,积极策划主题宣传,探索新媒体孝亲敬老公益宣传。
(三)全面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配合相关部门启动“十四五”六安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做好《老年法》和省《实施办法》宣传落实,推进普法宣传常态化,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法治意识。继续推动为老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探索适度普惠的老年福利制度。做好入网老人话费补贴、老年人乘车优待保险、扶助特困空巢病残老人等惠老政策落实。做好“六安12343”平台后续管理工作,加强社区养老生活服务馆的管理,保障服务质量,确保服务公益性。
(四)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工作
继续深入贯彻“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体现公益、投保自愿”工作方针,有效发挥老龄险在为老服务、精准扶贫、防止老年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的重要作用。密切与老龄险实施机构的合作机制,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做好行政、市场、社会等三种模式,在继续做好五保、低保、重点优抚对象等三类群体统保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推动社会老人参保。
(五)积极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
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关于成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继续推进创建工作,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持续巩固已创建的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成果。
(六)常态化开展“智慧助老”进社区工作
动员涉老社会组织、基层老年协会、社区生活服务馆等开展志愿活动,提高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能力,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技术,消除老年人对网络信息和职能技术的恐惧和排斥心理。积极宣传引导,鼓励家庭成员加强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辅导,帮助老年人甄别各类不实信息。结合“敬老月”等活动,宣传推广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指南。广泛宣传老年人防网络诈骗常识,提高老年人风险意识。
(七)做好老龄科研调研工作
科学履行调查研究职能。围绕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科学选题,在全市开展年度老龄事业发展和对策理论研究,提出破解老龄工作难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我市老龄事业提供理论支持。继续编制《六安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2021)》。配合开展2022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监测调查。
(八)丰富老年文体活动
结合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举办第十二届全市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突出基层老年协会、市老体协和其他老年文化团体作用,通过组织培训、鼓励开展活动等方式,推动全市老年文体事业的发展。
(九)加强自身建设
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廉洁自律。加强老龄系统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规范工作秩序,保持我市老龄工作在全省先进位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培养为民务实干净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基层老龄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落实责任,依法行政,努力提升老龄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