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泽江淮 彩惠民生—福彩助困难学子上大学”
活动圆满完成
二十年公益坚守 九千学子圆梦大学
为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弘扬中国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六安市民政局2025年继续在金安区、裕安区和叶集区开展“福泽江淮,彩惠民生——福彩助困难学子上大学”公益活动。本次活动共资助300名困难大学新生,为每位学子一次性资助4000元。目前,这笔满载着爱与期望的助学金已陆续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9月4日,记者分别赴金安区三十铺镇和裕安区丁集镇,看望部分受助学生家庭。
困难生活磨砺坚强意志
对于到访的4位受助学子来说,他们虽然成长于困难家庭,但却拥有不输于同龄人的勤奋和顽强,他们用坚强意志和努力成就了自己的大学梦。
家住三十铺镇枣园小区的韩同学高中就读于毛坦厂中学期间奶奶一直陪着,奶奶患有脑梗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平时买菜都是邻居帮忙带。父亲残疾,全家就靠母亲一人在外务工及低保保障金生活。家里的墙壁上张贴着大量奖状,都是姐弟俩小学到初中和高中期间获得的,这些奖状正是他们顽强求学历程的“佐证”。韩同学今年考上的是合肥师范学院,他的姐姐目前在安庆师范大学读大四,2022年也是福彩助学金资助的受助学子。对于这份连续的福彩爱心助学,奶奶更是流泪激动地连连说:“感谢大家关心帮助我们家!”
同样,三十铺镇另外一名韩同学也是家庭十分困难,54岁的父亲残疾无法工作,50岁母亲也是视力残疾没有稳定工作能力,仅能从事零星临时工作,主要依靠低保维持生活。但是他学习十分刻苦,从未让没怎么读过书的父母操心,今年录取于皖西学院。他告诉大家:“感谢福彩助学金帮我们家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大学四年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大家的关心帮助,以后有能力了更要回报社会。”
丁集镇丁南村的徐同学今年考取的是上海海洋大学。父亲前几年去世了,他从初中开始一直在六安市区求学,妈妈就一边陪读一边干临工。虽然家庭生活困难,但是他十分开朗乐观,平时除了爱学习看书,也喜欢打羽毛球、骑车。对于这份福彩助学金帮助,徐同学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感受到社会上有这么多大爱之人、好心人,非常感谢大家,不仅大学要更努力去考研,也要传承福彩爱心帮助更多人。
丁集镇云居村王同学,父亲身患疾病,全家也就靠母亲打零工和低保保障金生活。
不一样的苦难,但都一样的励志,受助学子家里墙壁上的奖状见证了他们求学路上的坚定与努力。这些受助学子衷心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表示福彩助学金解决了他们眼前的困难,让他们可以无顾虑继续求学,只有继续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大家的关爱,希望将来能从关爱的受益者,逐步成长为关爱的传递者,未来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走访慰问 传递温暖
此次走访的准大学生家庭都是我市在册低保户,普遍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这些学生家长中,有的健康状况不佳,家庭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临时性工作和政府发放的低保保障金维持生计。正因如此,筹集大学学费对于他们而言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好在关键时刻一双充满爱心的援手伸向了他们。
自2006年起,“福彩助困难学子上大学”公益活动已持续开展二十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累计发放福彩助学金2971.79万元,帮助9313名困难学生步入大学校门。
今年市民政局共投入福彩公益金120万元,专项资助户籍在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且2025年被本科院校录取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学生及孤儿等群体。经市、区、乡镇逐级审核与筛查,确定300名受助学生,其中低保户193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人及支出困难家庭学生101人。按区域划分,金安区140人、裕安区120人、叶集区40人。同时,霍邱县和舒城县民政部门也分别开展了福彩公益助学活动,累计发放助学金83.6万元,共资助212名困难学生。
二十年来,这项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许多往届受助学生现已顺利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爱心,回馈社会。六安市各级民政部门将继续秉承福彩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帮助更多困难学子圆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