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最奇妙

--六安市社会福利院新入院儿童蜕变记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社会福利院发布时间:2021-04-02 17:25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打印收藏

 

这是一个有神奇魔法的地方。2020年11月26日,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民政厅《关于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皖民务字〔2019〕99号)文件精神,26名各县集中供养孤儿来到六安市社会福利院,四个月间,创造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爬地行走十几年的男孩居然能屈膝站立;从出生起一直瘫痪卧床的女孩,独立行走了几十米;课堂上大声朗诵诗词的他们,曾经甚至只可咿呀呓语等等。一连串的奇妙故事在此有序展开。

 

 

 

小小脚印铺满地

截止今日,3名卧床儿童在牵引下站立,2名儿童学会独立行走,这绝非偶然。走进护理部温馨小屋205室,这是一间由2名妈妈和5名重度残疾转型入院儿童组成的小家,雪白的墙上,一张极为普通的“部门联动促成长”展示栏,一面鲜红的荣誉旗映入眼帘,孩子们的秘密就藏在这里。每月一张特教与康复引导目标,每日课程表,甚至每个时间段的康复内容,都被规划的井井有条。

 

 

丹丹(化名)就是其中一员,刚入院时下肢瘫软,长期卧床,吞咽功能障碍,虽已10岁,一日三餐仅可喝牛奶。现在的丹丹刚吃过小半碗辅食,正握着护理员臧妈妈手按摩自己的小肚子,“不要看她什么都不懂,她才懂得享受呢,只要吃过饭,就抓起我的手给她按摩,按摩后还要起来走几步”,臧妈妈一脸爱怜的笑着说,丹丹也不受控制的不时露出无暇的笑容。

自从丹丹吃辅食、下床站立甚至自己走路,整个人也精神多了,当然这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是一枚厚重的军功章,正如护理妈妈在照护记录上写的那样:

“12月31日,丹丹今天下床了,我从后面架着她的胳膊站了2分钟,她的腿不能用力。”

“1月20日,丹丹进步太大了,今天牵着我的手站了15分钟。”

“2月11日,今天过年,程医生教我一个好方法,从后面搂住丹丹,腿紧贴她的腿,向前迈步带着她走,我们走了10分钟。”

“3月1日,丹丹自己扶着床栏移步了。”

“3月25日,今天丹丹在康复室自己突然站起来,稳稳的走了十几步。”

 

满眼里都是你,你的小小脚印印在妈妈的心里。如今的丹丹,闲暇时光最爱和妈妈一起踢球。铢积寸累,日就月将,才有今日的绽放。

丹丹不是个例。傍晚,福利院的儿童徒步队正在有序行进中,一旁的想想(化名)站在音响旁随着动感的音乐欢快地律动着。大家或许已经忘了那个刚到院时,因双腿畸形只能四肢着地爬行的小男孩。自从入院,他和其他25名儿童一样被纳入到全员康复对象中,有了新的轮椅,还有了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康复计划,每天上午接受康复师的专业物理治疗,下午四点开始进行家庭康复、腿部按摩,持之以恒的坚持、专业有力的介入,福利院的很多孩子像想想一样实现了由躺到坐、由坐到站、由站到走的跨越。

 

 

 

落寞女孩展笑颜

征途漫漫,这里为他们打造心灵停靠的港湾。小燕和小伟(化名)两姐弟的父母相继离世,姐姐为了供养弟弟,曾经辍学打工。起初,姐姐十分抵触离开家乡去往陌生的福利院。当然,陌生并不可怕,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在几番劝说下,姐姐终于同意来院看看,陪弟弟过完年后再回去。此时,福利院已默默为他们联系好了市区的学校,布置温馨小屋,事无巨细,就连毛巾、被子上也手工缝制上他们的姓名贴。当护理员“妈妈”像久别的母亲一样亲切地迎上前搂住他们,询问有没有饿了、累了时,姐弟俩瞬间红了眼眶。

 

院内的社工也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一次夜晚三个多小时的交谈,小燕终于敞开心扉,倾诉了她曾不愿提及的身世和所有的顾虑,最后,深深抱住社工姐姐,轻声低语:真好。

小燕展开笑脸是在年夜饭的餐桌上,福利院的大家长夏妈妈边发压岁红包,边轻拍着她肩说:“任何时间都欢迎来和我谈心,你们小姑娘爱漂亮,想要护肤品也可以来找我啊。”小燕吃惊地重复这句话。在这里,有家的温暖,有家人的温情,也就是在这天,她做出留下来的决定。

都是文明小卫士

教育根植于爱,每一名儿童都需要被尊重与理解,每一颗心都值得被温柔以待。生活区的护理员爸爸,又一次来到操场清理孩子的排泄物,“不能怪他,估计之前散漫惯了,以后会好的”他一边摇头一边说。这些新入院儿童还不能适应集中养育的生活方式,也并没有意识到随地大小便、乱丢垃圾、趴在地上打滚等和“文明”有何联系,他们互相非常自然地喊着别人的绰号,“大头”“聋子”“傻子”……每声都是那么的刺耳,他们自己却早已习惯被这样称呼着,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响亮的大名。为此,工作人员开始想方设法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护理员实时的监督清理、用零食、玩具等来引导激励;特教老师开设文明礼仪小课堂;社工组织角色互换活动,体验绰号的烦恼、列出好习惯清单互相交换等,彻底矫正了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让他们学会尊重和被尊重。

 

 

 

 

金色童年筑梦想

经过系统评估,26名转型儿童中,8人在院外学校接受全日制教育,9人在院内特教班学习。针对学科基础薄弱的儿童,院里联系了课外辅导机构进行周末课业辅导,并安排专职人员加班接送上下学。

 

 

 

温馨小屋301室住着4名初中走读学生,美好的一天是从爸爸的闹铃声中开启,食堂阿姨已准备好热腾腾的早餐,门卫师傅也没闲着,站在门口张望,生怕孩子们错过校车。

下午四点半,特教老师准时的来到小胡(化名)的生活室,对于转型新入院的12名院外就学儿童,我们制定了“四点半课堂”实施方案,为四点半下课回院的儿童提供一对一的课后作业辅导、心理疏导。15岁的娜娜(化名)酷爱手机游戏,性格内向,成绩处于班级下游,在职业规划课堂上,问到她未来的计划,她迷惑的摇头。于是,特教老师带领他们体验了艺术启蒙、手工等课程和运动类、棋类等兴趣活动,开学之后,她兴奋地说“我以后想学画画,小伟说他要练体育,我们成绩不好,当特长生还能读大学。”一度想退学放弃的她和他,都有了梦想,并为之奋斗着。

 

转型儿童轩轩,之前因为“不聪明”及身体等因素不得已辍学,而今在特教班里他无比自信,在教师引导下,每日用画笔记录成长。

 

所有的爱播种成长,这大概就是家的力量。我们致力为孤残儿童创造精彩的生活,有我们的助力,又何惧远方。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切美好如约而至!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神奇的改变。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