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六安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的意见征集

浏览次数: 征集单位:六安市民政局 征集时间:[ 2020-04-09 00:00 ] 至 [ 2020-04-20 00:00 ] 状态:已结束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20〕17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和困难残疾人生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维护其合法权益,我局现起草了《六安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修改完善此办法,现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如有意见,可通过电话或邮箱反馈至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

征集时间:2020年4月9——4月20日

联系人:陆金富

反馈邮箱:765007796@qq.com

电话:0564-3379229






                                                       六民务﹝2020﹞   号

    

                          关于印发《六安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县区民政局、财政局,六安开发区社会发展局、财政局及社会公众:

现将《六安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六安市民政局              六安市财政局

                                                                           2020年4月*日



六安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

 

根据《安徽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项目化精细化申报管理的通知》(民生办〔2019〕1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20〕17号)、《中共六安市委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六办发〔2019〕11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等流动遇困群众救助工作,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和以人为本、政府负责、严格监管、协同配合、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制度措施,健全责任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

二、目标任务

通过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属地管理领导责任,完善救助管理工作监管责任体系,以主动救助、寻亲服务、回归安置、有害乞讨治理、基层源头预防为主要内容,以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流入地与流出地联动的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救助管理机构、场所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救助服务站(点)为平台,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平台式、网格化、综合性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体系,及时有效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实现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应救尽救,切实维护好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

三、实施内容

(一)救助范围。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或乞讨状态的人员,包括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和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对于因遭受家庭暴力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处于无处居住等暂时生活困境,需要进行庇护救助的未成年人和寻求庇护救助的成年受害人。

(二)救助内容。根据救助对象实际需求,按照自愿、无偿原则,提供主动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教育矫治、返乡救助、临时安置、源头预防、反家庭暴力庇护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等救助服务。

(三)经费筹措。年初,县(区)民政、财政部门根据救助管理工作情况,科学合理测算年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总额,编制年度预算,预算总额扣除上级财政补助后的差额部分由县(区)统筹解决。同时,县(区)应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必要的资金确保救助管理机构正常运转。

四、工作要求

(一)完善领导协调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工作要求,县(区)级政府建立负责同志牵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听取汇报,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部门联动,落实相关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辖区内救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大事项和决策向地方党委报告。民政部门承担协调部门职责,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地织密编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救助网络和责任体系。

(二)强化街面巡查和转介处置机制。各地公安机关、城市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要按照职责分工履行街面巡查职责,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告知其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员,应护送至救助管理机构,并履行书面交接手续,护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征得其同意。对突发急病人员,应立即通知急救机构,必要时可直接护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及时通知属地救助管理机构到医疗机构甄别其身份。对不愿接受救助的,应告知其救助管理机构联系方式和求助方式,并视情记录劝导情况。对违反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规定的行为,要依规依法处理。

(三)开展专项救助行动。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要会同公安、城管和卫健等部门在严寒酷暑等极端气候情况下,要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加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确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场所避寒,给流动困难群众更多关爱和温暖。

(四)优化救助服务供给。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应按照要求采取在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发布寻亲公告,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比对、采用人像识别等方式方法,切实做好无法查明身份受助人员身份查询和寻亲服务工作。对于在站长期滞留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开展照料服务,站内条件不足的,民政部门应优先选择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养老、精神康复等机构承担托养服务。要区分对象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实施分类托养。各地要根据托养人员自理能力,参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照料护理标准,综合考虑特殊人群的床位费、康复费等各类成本和托养机构合理收益,科学核算托养费用。医疗救治费用由救助管理机构据实结算。

(五)强化源头治理机制。综合采取社会救助、社会治理手段,做好流浪乞讨现象源头预防工作,衔接社会救助政策解决返乡受助人员存在的困难,恢复因长期流浪被注销户籍人员的户籍。

(六)强化落户安置机制。对无法查明身份受助人员在救助管理机构滞留超过3个月的,由救助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请同级政府安置。对已办理户口登记手续、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供养范围,由救助管理机构转移至当地政府设立的具备相应供养条件和能力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属于未成年人的,必须转到儿童福利机构供养,并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作为困难群众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履行属地领导管理责任并强化监管,加强对各部门的组织领导,凝聚合力,因地制宜做好本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各项工作。要积极解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流浪乞讨人员弱有所扶。

(二)强化部门监管。县(区)民政部门对所辖的救助管理机构承担主要监管责任,应完善负责人定点联系制度,定期深入救助管理机构、托养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对于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机构)根据部门职责,依法对其治安、消防工作进行监管;卫生健康部门对其疾病防控和内设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医疗康复及护理进行监管,根据需要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对其内设食堂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管理进行监管。财政、审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履行监管责任。

(三)做好宣传引导。各地要积极宣传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民生工程政策,注重有效引导社会预期,展现救助管理工作兜底线、救急难的惠民实效。民政部门要密切关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动态和发展趋势,积极组织实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并把开放活动范围覆盖到托养机构,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听取多方评价,吸取意见建议,探索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救助管理机构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进一步优化救助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

(四)强化责任追究。对相互推诿、不履行救助职责,造成流浪乞讨人员未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的,要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负有强制报告义务而未履行报告义务,造成遭受家庭暴力人员和受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死伤等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负有强制报告义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对救助管理机构滞留人员站外托养和医疗救治工作疏于监督管理,造成委托照料人员或医疗救治人员非正常死伤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责任;对因源头预防和治理工作不力、流浪乞讨人员返乡后救助管理不到位,造成外出流浪、乞讨现象严重的地区,要追究该地区相关领导责任。

 

附件:六安市2020年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指标量分解表

 

 

 附:六安市2020年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指标量分解表

地区

指标总量(人次)

全  市

3093

霍邱县

427

金寨县

459

霍山县

555

舒城县

196

金安区

86

裕安区

53

叶集区

98

开发区

0

市本级

1219

 


征集结果

《六安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情况反馈表

为保证《意见》更加完善、更加严谨、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我局将《意见》(征求意见稿),于4月9日发至各县区民政局和财政局及社会公众,总共17个单位和部分网友,进行广泛征求意见,17个单位中有1个单位有意见,其余均无修改意见。其中一个网友天天开心提出提高救助标准,因不符合相关规定,不予采纳。现将我局起草的《六安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情况公示如下:

序号

单位

反馈时间

反馈情况

备注

1

六安市财政局

2020.4.16

 

2

金安区民政局

2020.4.16

 

3

裕安区民政局

2020.4.17

 

4

叶集区民政局

2020.4.16

 

5

开发区民政局

2020.4.18

 

6

金寨县民政局

2020.4.16

建议不应分配指标数,全年据实救助,做到应救尽救。

未采纳。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政〔202017号)文件精神,指标数是省民生办根据上年全年救助人次预估的指标总量,作为本年度救助工作的参考。

7

霍邱县民政局

2020.4.17

 

8

舒城县民政局

2020.4.16

 

9

霍山县民政局

2020.4.18

 

10

金安区财政局

2020.4.16

 

11

裕安区财政局

2020.4.17

 

12

叶集区财政局

2020.4.16

 

13

开发区财政局

2020.4.18

 

14

金寨县财政局

2020.4.16

 

15

霍邱县财政局

2020.4.17

 

16

舒城县财政局

2020.4.16

 

17

霍山县财政局

2020.4.18

 

18

网友天天开心

2020.4.16

提升救助标准

不符合相关规定,不同救助对象有不同救助标准,此网友没有讲清具体哪类救助对象,不予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