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紧扣“六保”任务织密织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社会救助科发布时间:2020-06-29 10:48
字号:下载我要纠错打印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为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市民政局积极履职、主动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六保”工作任务,织密网、兜底线、保民生,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全面排查,落实兜底政策。市民政局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目标,主动介入、主动服务开展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社保兜底清零工作一是摸清底数。加强与扶贫部门沟通配合,按照“属地管理、谁复核、谁负责”的原则,要求3月底前完成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社保兜底情况摸排工作。二是调研指导。市局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带队深入包保县区开展调研指导,直面基层,剖析问题。三是精准施策。到户到人,一户一表,精准分类,做到应保尽保、不落一人。截至目前,我市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享受民政社保兜底政策的共9322人(其中农村低保7128人,特困供养1514人,孤儿146人,残疾两补263人,临时救助271人),社保兜底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开展督查,强化监督管理。联合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综合派驻纪检组成立督查工作组5月底前奔赴各县区,通过座谈交流、查验资料和随机抽取乡镇、村入户走访等方式,就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成效考核关于社保兜底方面问题整改工作,聚焦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资金巩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和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三项重点工作开展督查。督查结合“两项目两资金两专项”巩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漏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资金监管不力等重点问题精准发力,防止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出现腐败和作风问题。共督查了8个县区,随机抽查16个乡镇,33个村,走访困难群众96户

突出关爱,筑牢保障体系。为保障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市困难群体生活,市民政局牵头开展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市困难群体帮扶关爱工作专项行动,对城市困难人员开展了全口径梳篦式排查摸底,对符合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对一些边缘困难户进行了登记造册,加强动态管理,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网,筑牢城市社区救助关爱屏障。截至6月10日,全市共摸排走访城市困难人员720人,其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26人,专项行动中落实保障政策626人。同时,加强和完善“一老一小”关爱保护工作,坚决把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高风险有生存困境的“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体盯紧、看牢、守住、抓实,突出关爱保护,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的发生。

调整标准,提升保障水平。为切实保障我市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筑牢民生保障网,根据《安徽省民政厅关于调整提高2020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7月1日起,我市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585元/人/月调整为63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由395/人/月调整为630元/人/月,全市全面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948元/人/月调整为1032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761元/人/月调整为819元/人/月。此次标准的提高将惠及全市城乡低保215183人,特困供养50833人。

深化改革,回应群众关切。顺应时代要求,回应群众关切,在舒城召开全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现场会,推广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舒城经验”,推动全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坚持低保审批权限下放、流程的简化,着重发展理念转变,突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政府基层能力建设,推进政府服务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关注社会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统筹推进民政体制机制建设、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基层政权建设、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等综合发展,注重改革发展的组合效应,着力提升民政兜底工作精细化水平、提高社保兜底保障精准性、强化基层能力建设等,为民政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探索有效路径。

标签:
关联信息